美國SpaceX星船(Starship)原型機試驗情況
導讀: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星船(Starship)是一款在研的多用途航天器,旨在將地球軌道、月球、火星等作為飛行目的地、擁有超過100t的低地球軌道(LEO)運載能力并完全可重復使用...【詳情】
俄羅斯網電空間作戰力量淺析
導讀:俄羅斯的官方文件中,與網電空間最為接近的概念是“信息空間”,是指與形成、創建、轉換、傳遞、利用、存儲信息有關的活動域,該活動域中所實施的活動,可對個體和社會認知、信息基礎設施及信息本身產生影響。與美國常用的“賽博空間”相比,這一概念更容易理解。...【詳情】
我國臺灣地區“雄風”-3超音速反艦導彈發展概述
導讀:“雄風”-3是雄風反艦導彈系列的第三代產品,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由我國臺灣省中山科學研究院(CSIST)研發并生產,設計用途主要為打擊水面艦艇,如驅逐艦或航空母艦。島內預期雄風-3的性能超過俄制SS-N-22反艦導彈。...【詳情】
美國先進無人機戰法演練新進展
導讀:美國致力于通過戰法演練進一步提升先進無人機的性能與作戰能力,并對其與其他作戰平臺或裝備的協同配合能力、程度以及面臨問題等進行改進或解決。通過對近年來美國先進無人機演練的進展進行調研梳理可知,美國主要從RQ-170協同第四、五代主戰戰機的全隱身演習、海上偵察與協同演練、拒止環境下的協同作戰演習演練...【詳情】
美國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軍事影響(二)
導讀:2021年1月1日,美國國會參議院正式投票推翻了總統否決令,通過了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該法案露骨地針對我國,并且正式提出了名為“太平洋威懾計劃”的新倡議。本文將通過對一些基本情況的整理,結合美軍作戰新思路,展開對其軍事部署意圖和潛在軍事影響的分析,并提出應對策略。...【詳情】
美軍B-61核航彈簡析
導讀:B61是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研發的一種核航彈,首枚于1968年服役。美國先后研發了數十種型號的B61,目前仍有4種在役:B61-3、B61-4、B61-7和B61-11。B61-7和B61-11屬于戰略核武器:前者是一種當量可調的航彈;后者是一種當量不可調的鉆地彈。B61-3和B61-4屬于戰術核武器。為了增加核威懾能力,美國于2010年啟動了B61-12的研發計劃...【詳情】
以色列網電空間作戰力量淺析
導讀:以色列將自己視為網電空間五個最強大的國家之一,這種看法基于兩個支柱:其一,強大而活躍的軍事力量以及情報部門;其二,創新的民用機構。關于前者,以色列國防軍(IDF)將其網絡武器部署在復雜的網絡攻擊(例如Stuxnet)或間諜活動(例如Flame和Duqu)。同時,國內情報界(Shin Bet和Mossad)通過與各種政府機構進行重要的信息共享...【詳情】
信息化條件下美軍奪島演習新趨勢
導讀:隨著武器裝備技術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升,美軍的奪島作戰戰術也在隨之調整優化。本文對美軍近幾年有關奪島作戰的主要演習進行了調研梳理,以期對其訓練內容與戰術演變等有所了解,發現其新趨勢,從而為我國在該方面的能力建設提供借鑒。調研發現,美軍在信息化條件下嘗試建立“前沿彈藥與燃料補給點”(FARP)使得后勤保障大幅前移,更便于戰場...【詳情】
美國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軍事影響(一)
導讀:2021年1月1日,美國國會參議院推翻了特朗普總統否決令,使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正式獲得通過。本文論述該法案通過的事件脈絡、對美國各軍種的主要影響、“太平洋威懾”計劃簡介,以及拜登政府如何響應該法案等四方面內容。...【詳情】
伊朗運載火箭技術發展狀況
導讀:2020年2月,伊朗在距離德黑蘭230km的霍梅尼航天中心進行了自研“鳳凰”(Simorgh或Safir-2)運載火箭的第四次公開發射,但最終衛星未能成功入軌;同年4月,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在境內中部的馬爾卡齊沙漠用一枚伊朗國產“信使”(Qased)三級運載火箭,成功將一顆“光明-1”(Noor-1)軍用衛星送入軌道;今年2月2日...【詳情】
法國網電空間作戰力量淺析
導讀:2019年7月,在與捷克殺毒軟件公司愛維士(Avast)和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聯合行動下,法國憲兵打擊數字犯罪中心的網絡犯罪小組(C3N cyber crime unit)偵獲并摧毀了一個高達85萬余臺電腦的挖礦僵尸網絡,法國當局將這個歷時45天的打擊行動稱為“世界首例”。...【詳情】
俄羅斯高超音速武器研發計劃
導讀:高超音速武器具有快速響應、超強突防、靈活機動等特點,是一種兼備戰略威懾和實戰應用能力的新概念武器,對于懾止強敵、控制危機和打贏戰爭具有重要作用,是美俄等軍事大國競相發展的利器。俄羅斯自1980年代以來一直在進行高超音速武器技術的研究,因為高超音速武器...【詳情】
陸戰場對抗空投精確打擊多層防護技術
導讀:近年來,精確制導武器技術和侵徹彈藥技術的發展對國防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脅。重要經濟目標、島礁工程、飛機隱蔽庫、雷達陣地等大型地面或半地下固定目標都是敵方空中精確打擊的重點對象。面對定位準確、速度快、破壞力大的來襲彈藥,采用干擾、致偏、擊爆等防護手段的綜合防護技術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為提高人員和裝備的戰場生存能力,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新型防護手段,構筑多層防護屏障。...【詳情】
英國網電空間作戰力量淺析
導讀:2020年11月,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宣布組建一支國家網電部隊(National Cyber Force,NCF),旨在加強英國的網電安全態勢并提供新的防御和進攻能力。這是英國第一個針對海外對手開展進攻性網電行動的專門組織。
據英國媒體報道,國家網電部隊(NCF)自2020年4月以來一直秘密運作,在位于切爾滕納姆的英國政府通信總部(GCHQ)、威爾特郡的國防科學與技術實驗室以及倫敦的多個情報機構開展行動。...【詳情】
美國載人登月變推力發動機
導讀:軟著陸是深空探測地外行星任務中的關鍵一環,變推力發動機是唯一可用的動力裝置,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載人航天地外行星登陸任務中,變推力發動機的性能還決定了航天員的安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為了成功登陸月球,著力發展了變推力發動機技術,在二十一世紀...【詳情】